搜索
搜索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电话:1305119996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清林路1号世茂奥临花园

版权所有 © 1999-2018 北京云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803384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北京

站在100万辆关前

作者:
文 AO记者 陈秀娟
2018/08/16
浏览量

  对于刚刚过去的2017年来说,是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步退坡、“双积分”政策正式发布之年,随着相关政策的发布也慢慢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序幕。那么,当下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其背后面临哪些不可小视的问题?新时代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将会如何发展?未来会如何转型升级?

  2017年12月21日,一场由新能源汽车报社承办的2017(第三届)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袖峰会针对这些话题进行了剖析与研讨,会议间隙,《汽车观察》记者也针对相关问题对与会专家进行了相关采访。看看专家如何解读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变局?

  

现状:产销量均超过全球50%

  毋庸置疑,我国是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有量均超过全球50%,稳居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位置。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资料,2017年1月~12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接近80万辆,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产销量同比增速分别提高了2.1个和0.3个百分点。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在新能源乘用车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7.8万辆和4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7%和82.1%;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4万辆和1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3%和39.4%。

  在新能源商用车中,纯电动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2万辆和19.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4%和16.3%;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产销均完成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4.9%和26.6%。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正在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变化:两项利好政策出台

  对于2017年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入新阶段不仅体现在可喜的产销数据上,也体现在从这一年开始相关政策的新变化上。

  2017年4月份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实现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2017年9月28日,工信部颁布双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政策是2019年开始考核。2019年和2020年的积分比例要求10%和12%,管理力度的加强,从先前有征求意见稿提出对年产或者进口5万辆以上的车企考核门槛。正式出台的办法,把门槛也提高到了3万辆,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要加强,也更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总工程师乌宝贵对《汽车观察》记者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既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也得益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力推动。经过近几年高速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整车性能和充电设施水平不断提高。

  

问题:8项关键技术不足

  乌宝贵同时指出,总体看,我国新能源汽车部分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还依赖国外企业,整车成本高,社会配套体系有待完善,产业化与市场化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在赛迪智库装备工业所研究员徐楠看来,对整个产业来说,抓住核心技术是关键 。徐楠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动力电池技术无突破、充电设施建设不到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率低、产业发展环境不完善这四个方面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也认为:“提升核心技术的主要目标是使得系统高效节能、安全、舒适。”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看8项关键技术:大三电、小三电、轻量化、全气候。

  大三电即电机、电池、电控;小三电即电制动、电空调、电转向;轻量化是指消化掉装上电池的重量;全气候是指希望将来技术发展,让新能源汽车行驶在祖国大江南北,从此再无禁区。而这些技术均需要升级优化。

  对于这八项关键技术而言,孙逢春重点指出轻量化和全气候对整个产业的影响尤为重大。

  对于轻量化技术来说,对节能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使纯电动车车重降低10%,还可以使续航里程增加5%-6%,制动距离和转向力都会减少。“由于轻量化包含三个核心部分,系统轻量化结构与材料轻量化、连接轻量化。这就导致所有零部件的轻量化都将一同努力为整车轻量化做出贡献,将来新能源汽车轮子上一定带着电机,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把电机装在车身上,所有制动转向都会集成在电机控制里。” 孙逢春说道。

 

 

  至于全气候对于新能源车产业的影响,孙逢春对记者举例说:“现在的电动汽车怕冷也怕热,到冬天续驶里程就大大下降,如何提高电池的耐寒性能就显得尤为关键,目前我国正在同国际相关合作,共同研究高寒环境下的自加热电池,通过外部加热、内部加热和保温隔热等措施解决。比如目前正在研究高寒环境下的自加热电池能够在零下20 ℃时用12.5秒提高到0 ℃以上,耗电2.9%。场内不耗电,零下40 ℃提高到0 ℃以上需要40秒,耗电4.1%。”

  全气候对新能源车的影响还体现在冷暖空调方面。孙逢春指出,电动汽车的空调始终是它的痛点之一,市面上新能源汽车企业说的续航里程400公里、300公里等数字是不含空调的数字,而电动汽车一旦把空调打开,续驶里程就会直线下降。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我国正在研究低温增焓技术,希望可以解决高效冷暖空调问题。“目前的PTC加热能效比是0.8,通过低温增焓,希望低温能效比≥2,相当于PTC加热的能效高2倍,有效地控制空调电耗。这是进一步提高续驶里程的重要方面。”

 

 

救赎:优化“充电、电池回收、政策”三大体系

  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各种问题,徐楠也给出了相关应对建议。在徐楠看来,应主要围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动力电池回收、政策体系三大方面下功夫。

  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方面,应进一步加大。比如加快研发先进充电技术,支持充电设施建设企业创新商业盈利模式,鼓励发展众筹建桩,鼓励充电服务企业与整车企业开展商业合作,实现车桩协同发展。探索特许经营模式,吸引专业充电运营商负责维护,进一步加快充电设施布局建设,加快出台小区充电桩和配套建设安桩的文件细则,明确相关的主体权责和义务,进一步解决好充电桩进小区难的问题。加快部署智能电网,为满足未来大规模的充电需求做好准备。

  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体系建设方应加快。政府应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法律法规,对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运输、储存等法律法规尽快制定,落实电力电池编码和可追溯体系。构建动力电池回收管理体系,积极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通过押金制度提高消费者对废旧电力回收意识。遵照有限梯级利用的原则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加大动力电池回收技术研发,包括开发动力电池自动化拆解技术,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回收技术,提高对铜铁铝的回收率。推动动力电池商业化发展,包括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的激励实施细则,保证回收企业的经济性。开展动力电池回收的效益评估。开展互联网+动力电池回收等多种形式的共享共用模式。

  在政策体系方面,应完善创新发展环境。动态调整财政补贴政策,加强补贴资金的监管,包括财政资金,扶优扶强的作用;稳步实施双积分管理办法,研究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的经济奖励措施,激活交易市场;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制定出台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管理条例,健全企业退出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创新发展合力,包括增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部级联席会议,研究制定关于统筹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在规划、政策、标准等方面的统筹,促进产业的转型发展;做好政策间的协调配合,加强积分交易制与碳排放市场、能耗与排放标准测试工况的统筹,明确政策导向,减轻企业负担;破除地方保护,加强中央与地方政策的统筹;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允许地方政府以市场准入换取在当地投资建厂,引导地方财政补贴从鼓励购买加快向支持充电设施建设,补贴充电服务费等环节过度;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预测:2018年继续高速增长

  关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形势的基本判断,与会专家一致认为,2018年预计各国主要汽车生产厂商将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纷纷加大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布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尤其在全球市场仍然占据领先地

  位,2018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态势日渐明朗。“2018年我国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幅达到45%左右,产销量均可达到105万辆。”徐楠对记者说。

  从企业能源类型层面来看看,目前纯电动是新能源市场增长主要技术动力,预计在2018年纯电动的主要技术路线仍然不会受到改变。目前我国的新能源乘用车自主品牌为主,进入2018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整体产业,从市场培育期进入快速发展期。

  从政策层面来看,随着双积分政策在2019年的正式实施,很多合资品牌,包括大众、通用、现代等也将陆续推出在国内的新能源车型。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乘用车的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容,将继续保持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对于补贴政策调整,现在新能源补贴政策2018年没有正式出台,但从目前了解到的一些征求意见稿里可以看到,补贴政策2018年调整方向是更加趋严,尤其是补贴的实施细则更加明确,更加细化,总体呈现补优不补劣的态势,新能源乘用车按照里程重新划分补贴额度,低于150公里以上的汽车不再享有优惠补贴,对微型电动车的销量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对350公里及以上的续航里程产品的补贴,有可能会有一些上调。新能源商用车和专用车会增加一些对单位载质量能力消耗量的分档考察。虽说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以前一直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今后会逐步地转化为辅助的力量。产业发展更多的还是依靠市场驱动和双积分政策驱动。

 

 

  从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的层面看,新兴造车企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产品更多聚焦在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包括蔚来、车和家、小鹏等实现量产。这些新兴的造车势力的加入,对传统车企的市场格局造成很大的冲击,2018年新兴企业之间自身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关键词: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