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电话:1305119996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清林路1号世茂奥临花园

版权所有 © 1999-2018 北京云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803384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北京

广州汽车产业大会|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作者:
汽车观察
2023/01/01
浏览量

补贴退坡、原材料涨价、消费力疲软,市场的新动能在哪里?新品牌涌现、新功能叠出、流量不断刷新,新营销的逻辑是什么?疫情防控进入全新阶段,该如何研判接下来市场的确定与不确定?

2022中国·广州汽车产业大会现场,在《汽车观察》杂志社长、总编辑刘小勇的主持下,博世中国副总裁蒋健、哪吒汽车营销公司副总裁江峰、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一秀、上海淼铄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佳音围绕“市场的确定与不确定”这一话题进行了互动探讨。

 

蒋健:技术变革是最大的确定性

 

蒋健表示,“软件定义汽车”让汽车变得更加智能,也变得更加受年轻人青睐,这一切都有赖于技术变革和需求推动的双重作用。技术变革和需求推动都会对市场产生影响,但接下来这两股力量谁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蒋健选择了前者,他认为,技术变革能够极大改变整车厂、供应链之间的关系,需求推动反而不具备确定性。

 

对于2023年的汽车市场,蒋健乐观预测,受城市化进程使得消费者对车本身的需求增加、芯片供应压力缓解、出口具备提升空间、商用车市场恢复常态等多种因素影响,汽车行业将会迎来两位数的增长,整车销售或将一鼓作气、超过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将继续上升。

作为一家一级汽车供应商,对于博世来说,市场增量便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商机,但蒋健同时坦言,博世的2023年同样面临着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零部件供应商与主机厂关系的变化,以及如何从传统燃油向新能源转型。

 

江峰:在不确定的环境下确定性增长

 

作为造车新势的代表,江峰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之道在关注和满足用户需求。就哪吒而言,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研发领域投入巨资,同时在核心软、硬件领域发展战略合作,目的就是迎合用户需求的变化,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收获确定的增长。

 

基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30%这一背景,江峰预测,明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会进一步提高,38%基本能保证,甚至可能冲上40%。借着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大势,2022年哪吒销量预计能突破15万辆、环比增长翻番,2023年销量预计能达到25万辆。

从年销15万辆到25万辆,这个增幅可不小。面对刘小勇“如何实现如此大增量”的提问,江峰介绍,哪吒将继续聚焦20万元以下的市场,用不同的车型覆盖更多的目标市场,以直营、加盟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扩张渠道,同时,为用户提供整个生命周期的服务场景、带来更多产品之外的衍生价值。

 

李一秀:以清晰的商业模式化不确定为确定

 

“如果说车是移动的智能空间,那么换电就可以称之为移动的能源载体。”李一秀介绍,作为全球最早做换电的企业之一,奥动的竞争优势集中在两方面,其一是拥有全球最快20s的换电速度,同时还能做到便捷、可靠、安全;其二是能够通过重资产的高频利用,让电池共享发挥最大的价值。

 

从换电站的产品技术研发到运营,到电交易,再到储能,换电的产业链路非常长,但这并不影响换电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近几年来,不仅市场上搭载换电的车型数量快速增长,与奥动合作的品牌和车型也在逐步扩张。据李一秀介绍,截止目前,奥动已经布局超过50座城市,到2022年年底,将累计建成700余座换电站。目前,奥动的业务涉及电池包、电池支架、车电分离、电池银行、储能等多个方面,未来,还将拓展到双向充电、碳交易等领域。

无论是造车、卖车,还是换电,绝大部分的新能源相关产业链都面临着同一个尴尬的问题:难以盈利。在这方面,奥动如何化不确定为确定?面对刘小勇抛出的这一尖锐问题,李一秀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坚持认为,随着土地、出行、电力等诸多生态资源的注入,奥动已经找到了实现盈利的路径,而且自我模型非常清晰。

 

郑佳音:中国芯确定崛起

 

疫情三年,芯片短缺使全球汽车产量减少了150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减产200万辆。身为自主品牌芯片供应商的代表,郑佳音感触颇深。在他看来,百年难得一遇的行情面前,芯片国产化不能停留在PPT阶段,国产芯片厂商只有凭借硬实力才能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郑佳音认为,国产芯片厂商可以划分为初创型、升级型、跨界型、并购型、顶豪型等多股势力。但正所谓“英雄莫问出处”,无论哪种类型,国产芯片厂商普遍具备以下几点优势:首先,运营模式较为灵活;第二,不仅成本比进口芯片期货便宜,还多是现货交易;第三,技术支持给力;第四,性能品质正不断缩短与国际芯的差距;第五,对本土车厂态度友好。

郑佳音的发言始终围绕“中国芯”而展开,在谈到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时,他的关键词依然不变。他认为,未来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缺芯会持续多久;而最大的确定性在于,中国芯必然崛起,而且必然会快速卡位进入更高的竞争圈层。

 

最后,作为环节主持人,刘小勇总结道,3年疫情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有些东西可以重启,有些东西可以恢复,但有些东西可能会一去不复返。面对即将到来的2023年,我们虽然可以继希望于原材料成本逐渐回落、供应链恢复正常、消费动能一天天恢复,但是新的压力也会接踵而至。

“虽然整个产业环境依然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但技术变革不断演进非常确定。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于好车的要求、对于更好的出行体验和服务的追求始终确定。”刘小勇强调。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