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贱卖”问界,华为血赚不亏?
7月2日晚,赛力斯集团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已与华为协商确定,将以25亿元收购华为持有的已注册或申请中的919项问界等系列文字和图形商标,以及44项相关外观设计专利。
经过数年磨合与突围,问界已经在华为帮助下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贵品牌,无论是品牌影响力、市场销量,还是盈利能力,都在蒸蒸日上。不差钱的华为为何愿意在此时以25亿元“出让”问界?此举是否意味着从此华为与问界划清界限?对于赛力斯而言是福是祸?
赛力斯“入手”不亏
想要知道赛力斯25亿元收购问界品牌亏不亏,首先要对问界的估值有一定的了解。
受赛力斯委托,中京民信(北京)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报告显示:在不改变用途、资产按现有使用方式持续使用等假设条件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下属企业持有的部分无形资产(根据报告解释,范围为华为持有的已注册或申请中的919项问界等系列文字和图形商标,以及44项相关外观设计专利),于评估基准日2024年5月31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为1 023 304.56万元,意味着赛力斯的实际出价只有估值的四分之一,稳赚不赔。
高价估值的背后,是华为先进的智能技术与品牌赋能已经将赛力斯的发展带入正轨,并且处于稳定的上升期。
据鸿蒙智行官方消息显示,今年上半年鸿蒙智行全系累计交付量已达到194 207辆,在中国新势力品牌中销量位居上半年榜首,问界品牌是鸿蒙智行的销量主力。其中,问界M9累计大定超过10万辆,稳占5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榜首;问界新M7上半年累计销量超过11万辆,不仅在中国新势力车型中排名第一,还位列豪华车型榜单第二位。
从问界上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董事长余承东当初立下的“要把BBA一把干掉”的宣言并非停留在纸面,定位高端智能品牌的问界,某种程度上已经取得了与BBA对弈的资格证。
华为对问界的赋能也为赛力斯集团带来了盈利能力上的猛增。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赛力斯集团业绩大幅增长,突破性实现净利润转正。具体来看,营收达到265.61亿元,同比增长421.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亿元,毛利率提升至21.5%。根据财报分析,之所以业绩向好,最大一部分原因在于AITO问界系列的市场表现持续向好,带动规模效应显现。
另外还有关键信息显示,根据来自华为与赛力斯双方的消息,交易完成后,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不会就此终止。
华为回应称,将继续支持赛力斯造好问界、卖好问界。华为一贯坚持不造车,而是利用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持续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
赛力斯也明确表示,在原合作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赛力斯与华为充分发挥各自资源、禀赋优势,联合设计、联合营销,为用户提供高端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和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把AITO问界打造为世界级新豪华汽车领先品牌。
甚至,双方还会继续深化合作。据悉,赛力斯正在积极筹划参与引望(华为车BU成立的新公司)战略投资与合作事宜。
这也意味着,即使华为“出让”问界,双方之间的牵绊依然存在。作为“新时代的博世”,华为没有放弃对问界的技术供应,问界依然能够得到来自华为的赋能;而通过加入引望业务,赛力斯也具备了更加辽阔的想象空间。无论是面子还是里子,赛力斯“入手”不亏。
华为“以小搏大”
华为创始人、董事、CEO任正非曾多次言明,“华为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但在华为涉足汽车业务这些年里,华为将取代车企自己造车的谣言从来没有停止过,并且还伴随着华为与车企合作程度的加深愈演愈烈。
2023年3月,迫于舆论压力,任正非发布内部公告,再度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延长5年。在这则内部公告中,任正非还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严格限制,要求与华为合作推出的车型不得使用华为/HUAWEI进行宣传,而且重点指出“不能使用‘华为问界’、‘HUAWEI AITO’”标识。
目前,华为与车企有三种合作模式,第一种是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模式,即为车企提供所需要的零部件;第二种是HI模式,即和车企一起打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目前业内的主要代表是极狐、阿维塔;第三种是智选模式,则指的是华为全程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设计、营销和渠道工作,赛力斯和华为合作的问界就属于这种模式。
在以往与赛力斯的合作中,华为的主导权很强,参与了问界的产品定义与设计、销售、品牌营销等几乎所有生态链。在去年广州车展和今年北京车展上,问界品牌旗下车型也是作为华为鸿蒙智行的一员在华为展台展出。
华为的深度干预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为问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BUFF加成的同时,也为其他众多车企带来了“与华为合作就会丢失灵魂,失去话语权”的直观感受。
从长远来看,华为对汽车领域的探索不可能满足于“问界M7、问界M9一个月卖一两万辆”,也不可能止步于“一个问界品牌销量堪比理想汽车”。现阶段的华为,当务之急在于消弭外界关于华为“夺舍”的担忧心理,从而拥抱更多车企。
此次华为仅以25亿元就向赛力斯“出手”问界商标与专利,更像是一次以退为进,最直接的意图便在于用行动向主机厂们证明,“华为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的战略决心。
相关信源显示,除了问界以外,华为也在陆续转让其他商标。今年5月底华为将其注册的运输工具类“享界”商标转让给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6月初,华为又将其注册的2枚运输工具类“智界”商标转让给奇瑞。
所谓“有舍必有得”,在华为完成商标转让、强化自己作为汽车供应商的标签后,华为与广大车企之间的合作空间也得以继续扩大。
问界的成功已经成为华为智能水平的最有力证明,迫切需要强化品牌影响力与智能化产品力的车企们在没有了后顾之忧后,必然会向华为伸出橄榄枝。“出手”问界,华为拥有了更多可能性,路也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