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海外创新技术或将赋能中国汽车
6月6日下午,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CACS2024)的“创新技术赋能汽车产业”案例分享会上,来自国外的6家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域初创公司中国区负责人,向现场听众做了精彩的案例分享。
用AI视觉助力中国汽车出海
“CIPIA作为AI视觉领域的公司,在帮助中国企业出海方面做了很多工作。”CIPIA VISION LTD中国区总经理李斌表示。
李斌介绍说:“在驾驶舱内,我们主打两项监控系统,一项是针对驾驶员的监控DMS(Driver Monitor System),不但满足欧洲标准,也满足中国标准。作为最了解中国的外国公司,我们专门为中国驾驶员设计了抽烟、打电话、打哈欠等行为监测。另一项是针对客舱的CMS(Cabin Monitoring System)已经在国外量产。目前,我们与10家中国主机厂开展了合作,在国内外合作的车型达66款。在Euro-NCAP碰撞测试中,与我们合作的车辆全部通过测试。几年来,与我们合作的量产车数量在逐年增加。”
激光雷达赋能智能驾驶
成立于2016年,2022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Innoviz Technologies Ltd.,是一家专注于激光雷达制造的企业。
“目前,我们的激光雷达产品已经发展到第二代,分辨率之高几乎可以跟图像效果媲美。”该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苏淑萍介绍说,“在做好高分辨率的同时,我们也在努力扩大视野范围,目前可以做到300米的检测,每秒达到20帧。宝马L3级自动驾驶用到了我们的激光雷达,今年在海外市场已经上市。早在2020年,我们就在中国拿到了激光雷达行业最大的一个项目,来自大众集团的定点项目,部分车型在未来1-2年内将会陆续上市。”
双目立体摄像头为智能驾驶保驾护航
Foresight Automotive Ltd.虽然成立于2021年底,但同样是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这次展示的技术案例是双目立体红外摄像头。
该公司中国区业务拓展经理刘杨晓露介绍说:“双目立体红外摄像头可以看作是一双眼睛,它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车辆、国防、军工、农机等领域。这个视频是我们在中国的一个测试场景——在下着雨的夜晚,对向行驶的车辆开了大灯眩光压力非常大,但我们的双目立体红外摄像头能很好应对。一次用上两只摄像头,对标定有很高的要求,而我们有一套自动标定的经典算法保驾护航。在乘用车方面,我们今年主推360的解决方案,全套用4对8只摄像头来实现环绕感知。这套系统的名字叫“蜻蜓眼”,是一款软硬件一体的解决方案。我们在北美有很成功的合作案例,进入中国市场之后,相信未来跟中国企业也会有非常好的合作。”
仿真技术为智能驾驶降本增效
智能驾驶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但目前多数主机厂都在为如何降低成本而苦恼。Foretellix中国区总经理张健鸿提出了“事半功倍”的方法。
张健鸿提出:“现阶段行业的痛点不是复杂的系统,不是控制芯片的数量和质量,而是智能驾驶车辆要克服未知的场景,主机厂考虑的也是如何完备测试场景。在此基础上,我们公司生产出了FORET5系统,能够把合成测试场景工程化落地,并且找到最佳的典型案例,把边缘场景、未知风险挖掘出来。现在国内的主机厂出海,如要符合欧洲法规,主机厂不必把整车运过去,我们可以用德国的地图,基于国内阿里巴巴百度云、金山云等轻松创建场景,很方便进行仿真测试。我们的 L3级智能驾驶做到了3.8亿公里的完备性,性能非常高。”
据了解,Foretellix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由研发工程师组成的技术型企业。
超级视觉技术将改变智能驾驶
一直以来,汽车产业的智能驾驶技术发展遵循从L1到L4的循序渐进发展路径。Mobileye中国区业务拓展经理南谭鸣则提出了可以为司机进行全程驾驶辅助的“超级视觉”技术。
南谭鸣介绍说:“超级视觉技术是全球第一个自动纯视觉技术,它通过我们的ADAS系统和云驾乘系统,利用驾驶场景的关键信息,只需要把软件和芯片升级,不需要第三方的硬件支持,就能够用简单的方式达到主机厂标准——如精准地定义交通灯,准确识别到入口标志。还能够帮助中国主机厂更好地进入欧洲市场,满足当地的监管要求。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27个欧洲国家得到认可。”
边缘超小尺寸AI芯片作用大
成立于2017年的Hailo公司,自2022年进入中国市场,主打产品是在边缘侧提供低功耗、超小尺寸的AI芯片,目前的产品已经是第二代了。
该公司大中华区销售总监吴鸿儒介绍说:“我们在中国已经有定点的项目,主要产品是L2+的预控系统。产品特点是26TOPS高算力,高效的AI架构,无需外部DRAM,2.5W超低功耗,超低延迟。在软件定义汽车变革的背景下,行业有非常强的AI需求,我们不仅达到车规级标准,而且可以堆叠使用。相对传统的主芯片来说,我们的ADAS芯片可以运行不断升级的AI算法,在3D的感知方面有更高的优势,同时识别性更好。”
“创新技术赋能汽车产业”案例分享是“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CACS2024)新增的一个环节。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线上线下的业内人士惊叹于6家国外高科技公司的先进技术。
汽车产业智能化下半场怎么走?或许是以更开放的心态主动拥抱创新,实现科技突围是关键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