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中国汽车下半场,外资企业如何应变?
在中国汽车市场,合资品牌曾经是市场的佼佼者,在乘用车市场占据着绝对领导地位,但是,自去年中国品牌占比接近合资品牌,今年1-8月,合资品牌市占率跌破五成,车市的大变革时代正在到来。结合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下半场这一行业共识,这一变化值得深思。
中国汽车下半场,外资企业如何应变?202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现场,在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杨泓泽的主持下,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执行副总裁冷炎,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董长征,捷豹路虎中国执行副总裁李洁,福特中国政府事务副总裁向小芳围绕着以上问题进行讨论。
冷炎:行业转型需要产业共创发展新机遇
电动化、智能化是当今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跨国企业将继续参与并贡献、共创、共享发展新机遇。冷炎表示:
首先,电动车单车能源能耗标准需要考虑整个行业的转型需求,同时要参考国际相关规范和标准,满足市场对电动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也有益于国内企业走向全球。
其次,智能化新技术不断涌现,也会给政策制定带来新的课题,我们建议对已经在国外获得官方认证并已经商业化应用的技术,尤其是自动驾驶的成熟技术,尽快提供在国内得到测试验证的许可,实现技术接轨。这不仅会加强中国在智能网联方面的领先地位,也利于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创新发展。
最后,中国正在全面放开对外商在制造领域的准入限制,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相信这将促进相关行业的长期发展。
董长征:中国汽车产业应助力合资品牌发展
董长征认为,在中国汽车市场,合资品牌不应该被称为传统车企,而应该被称为主流车企。近几年中国电动汽车发展,与主流车企的贡献密不可分,合资公司的失败绝不是中国汽车工业想要看到的前景。
基于此,董长征建议,中国汽车产业应该助力合资公司的生存发展,因为合资公司有50%的中国股份,合资品牌的主流产品依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市场,而主流合资车企仍然以燃油车和高性能混动车为主要销售产品,中国汽车产业应该提供平衡式的政策,这样才能达到稳定燃油车消费的目的,才能促进整个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洁:合资品牌要在中国、为全球
中国汽车市场智能趋势如火如荼,但李洁认为,合资品牌需要清楚: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技术受中国消费者喜爱,是不是也受世界消费者喜爱?想要获得这个答案,只有把智能化产品提供给欧美市场的消费者,让他们亲自体验后,才能确定。
此外,合资品牌要加强与中国供应商合作、经销商合作、政府合作,这是合资品牌立足中国必须坚持的措施。合资品牌要在中国为中国,同时也为全球,才能实现共赢,和中国汽车产业一同成长。
面对中国汽车市场下半场竞争,捷豹路虎如何应对?李洁表示,捷豹路虎从运营模式、产品技术两个维度进行创新,从而积极地向中国用户体验看齐。
向小芳:外资品牌需要转型以适应中国市场
向小芳认为,当前,外资车企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第一,外资品牌需要转型以适应中国汽车市场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的巨大变化;第二,中国汽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福特纯电动汽车Mach-E在美国销量排名很靠前,但在中国汽车市场却看不到这款车;第三,中国消费者的诉求从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向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转变,这些转变对车企提出了更高要求。第四,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影响了美资企业在中国的布局。
对于福特汽车而言,中国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市场,福特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对挑战:首先,聚焦品牌优势,提供有特殊需求、更个性化的产品;其次,加强与中国本土伙伴的合作;第三,进一步拓展出口业务,利用外企在中国的生产规模和能力,推动福特全球战略发展;最后,增强在智能驾驶等创新和科技方面的相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