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电话:010-6493779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28号院15号楼102室

版权所有 © 1999-2018 北京云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803384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北京

李克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需保持战略定力

作者:
汽车观察
2023/05/17
浏览量

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过程中,中国汽车产业遇到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5月16日,在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CICV2023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周暨第十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克强进行了深度阐述。以下为演讲实录(部分节选)。

 

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通过新一代科技革命,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加速转型已形成全球化的竞争态势。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复杂的信息物理系统的典型应用,正在推动着技术产业新一轮历史性转型升级。

产业化进展极其显著,特别是在以L2级辅助驾驶为代表的技术领域,发展进程已经超出预期。辅助驾驶大规模应用,2022年新车L2级乘用车渗透率已经接近35%,国家层面正在进行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准入商业化阶段,当然也包括大量的网联化部署实验在前装部署。

在全球智能网联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智能汽车技术发展进入了关键阶段,甚至说已进入到瓶颈阶段,行业发展仍然存在着问题和挑战。

问题包括这几个方面:

一、高级别自动驾驶尚未达到商业化目标。自动驾驶是分级的,尽管辅助驾驶为高级别自动驾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目标依然是追求高级别自动驾驶。为达到高级别自动驾驶,投入量大,车辆成本增加,导致各方面都受到限制,复杂场景应用也有待提升。行业热度下降导致商业化落地受阻,甚至有些企业退回到辅助驾驶,也引发了更多不确定性。

二、在当前产业发展理念、技术路线等方面还没有完全形成共识,智能网联汽车不仅是汽车行业,包括通信行业、交通基础设施等等,不同的行业对智能网联汽车跨界融合特征认识不足。导致系统定义、功能架构、关键技术等实施方面存在着局限,也会使目前推进的一些产品方案是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重复的,特别是系统的数据封闭,数据的孤岛化,基础设施的碎片化等等,严重影响产业发展。

智能汽车是高新技术产品毋庸置疑。但其相关问题包括单车感知局限性、人工智能决策可靠性,以及系统的安全保障,以及通信的各种模式。由于缺乏认识的统一性,再加上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新物态、新品种,缺乏经验。

办法总比问题多,需采取新的方案进行推进。分为几个步骤。

未来车辆是一体化架构,两个技术特征分层解耦,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中国方案是一二三的概念,一体化的架构,两个技术特征,搭上三个标准,一和二是定义中国方案的内涵。

第一,不要把智能网联汽车看成汽车问题,而是交通、信息通信深度融合的典型信息物理系统,以这样的典型信息物理系统的架构出发,支持和开发新产品,实现融合发展。

第二,中国方案要分层解耦,跨越共用。平台进行重构,把基础层和应用层分离,基础层进行跨域共用。通过技术平台实现政府管理,包括社会的服务,包括娱乐服务,以及汽车企业最关心的自动驾驶。未来如果通过这样一种方案,采取这样一种技术特征,可以避免烟囱式的建设,能够真正实现开放共享,提升资源的效率。

最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我们希望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动智能网联技术进步。另外还需要有耐心,发展是一个持续迭代的过程,再加上系统的复杂性,希望能够发挥体制优势做全局统筹,进一步加大投入,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早日实现产业化目标。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