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电话:010-6493779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28号院15号楼102室
“中国名片”跑赢乌兹别克,宇通出海创双纪录
800辆,创中国客车出口乌兹别克斯坦之最,也创乌引进新能源客车单批次量最大的纪录
撰文 | 马春生
编辑 | 商用汽车观察编辑部
设计 | 韦克效
中国的电动巴士,几乎像高铁一样,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这是当年乌兹别克斯坦交通部提出向中国购买公共交通汽车计划时,中国网民提出的一个梦想。
3月2日,这一梦想终成现实。
当天,首批经过严苛检测的宇通客车缓缓驶出宇通新能源厂区,这批客车将从郑州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抵达乌兹别克斯坦,交付塔什干公交公司。
此次订单共800辆,包括宇通新能源客车300辆,CNG天然气车500辆,创下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客车出口新纪录,也创下乌兹别克斯坦引进新能源客车单批次量最大的纪录。
|层层考验,高品质最终赢得认可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有“太阳城”之称,该地高温、干燥、多尘,对新能源车辆的要求极高。
为了满足运营需求,宇通广泛收集了乌兹别克斯坦市场相应的采购需求及用车痛点,并通过多角度分析和研究,最终为乌兹别克斯坦提供了定制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其中动力电池采用独立液冷系统、电池舱体防撞设计、电池氮气保护系统等安全技术,并配备电机泥沙防护结构、电机抗凝露结构等降低故障,同时以强劲的大功率空调保证制冷效果。
除了要接受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严格考验之外,宇通还要接受来自全球优质品牌的残酷竞争。据宇通独联体区副经理李海峰介绍,塔什干公交公司在2022年首次引进20辆宇通新能源客车,采购之初,曾用两年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对众多新能源客车品牌进行考察,最终选择了宇通。
李海峰指出,宇通在竞争中最后取得胜利,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车辆外观时尚科技,符合现代城市形象;纯电动车辆绿色环保,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车辆运行稳定,对比其他品牌车辆故障较少,出勤率达到90%以上;乘客体验较好:噪音低、车辆使用了自动空气循环系统(没有汽油味)、乘坐舒适等。
对此,塔什干公交公司技术总监马达米诺夫予以认可。他表示,这批车辆目前已经在首都塔什干成功运营了1年多,凭借着安全、节能和环保的产品性能,让民众出行更加便捷和舒适。马达米诺夫还讲了一些车辆运行中的趣事。他表示,很多塔什干市民,为了体验一次宇通客车,他们即使错过其他公交车辆,也要等待宇通公交的到来。
同时,从成本角度,马达米诺夫表示,该批车辆每天需要运行14班次290公里,传统的柴油车需要耗油142升,大概170美金。与之相对比的是,宇通客车完成同样的运营需求, 只消耗280度电,需要11.5美金,最主要的是续航完全可以满足每天的运营需求,这为该批车辆的可持续运营提供了保障。
|完善服务体系,“宇通模式”提供运营保障
据了解,针对本次塔什干批量车项目,宇通不仅为客户提供服务站硬件改造支持,而且在服务站软硬件建设中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并对客户场站进行官方授权。同时在车辆及服务站运营期间,宇通工程师团队将长期驻守提供技术指导、客户培训及维修服务保障。
在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方面,宇通也制定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并落地实施。如后期通过指导、培训使客户通过自己的人员对车辆进行维修保养,人员设施优化等、这将大幅降低车辆运营成本,实现客户增值。
据悉,宇通售后服务团队在当地实现了7*24小时售后保障,目前已经为客户开始培训驾驶人员。
当前,宇通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都能做到精准定制,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主要是得益于“宇通模式”。一方面,宇通每年都会安排大量的区域产品管理人员对海外市场进行针对性的需求调研和路谱采集;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等工具开展对目标市场的案头研究和远程扫描,截至目前,宇通已经逐步建立了宇通自己的海外《国家特征库》《环境适应性点检表》及《典型工况路谱分析报告》等资料库,可有效实现海外市场信息输入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确保宇通输出产品的可靠性、耐用性及适应性。
|唱响“一带一路”,树“中国名片”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作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中国与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也为以宇通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出海”创造了新机遇。
目前,宇通已累计出口客车超8.6万辆,全球占有率超10%,其中新能源客车已在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良好运营。在“一带一路”沿线,截至目前,宇通客车出口覆盖了近80%的“一带一路”国家,实现了在“一带一路”沿线115个国家的客车出口,累计销售客车超6.8万辆。其中,在卡塔尔、沙特、乌兹别克斯坦、波兰等多个国家,宇通均为该国唯一的新能源客车供应商或最大的新能源客车供应商,成为“一带一路”沿线的一张“中国名片”。
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宇通的发展战略也不断升级,已形成从单一的产品贸易转变为产品、技术、人才与资本共同输出的产业战略布局。
未来,宇通不仅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交通优化升级,以高度定制化的高性能产品和立体化的解决方案,持续帮助沿线国家公共交通迈入电动化,实现低碳绿色转型,让民众享受绿色公共出行的便利与舒适。同时,更基于产品输出、服务输出带动技术输出,将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技术根植当地,创造了一批新能源车辆驾驶、维修等相关岗位,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新能源产业建设中,进一步提高当地制造业水平,带动更多中国商品、中国品牌、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一带一路”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添加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