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电话:1305119996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清林路1号世茂奥临花园

版权所有 © 1999-2018 北京云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803384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北京

车市年中考 | 自主进、合资退,电动化是定胜负的分水岭?

作者:
文 AO记者 李琳
2022/07/15
浏览量

 

供应链危机不断袭来、疫情反复冲击,上海、北京两大汽车产业共同体接连受困,中国汽车产业的上半年怎一个“难”字了得。在多重挑战不断叠加的背景下,自主品牌却延续了上升的态势,甚至成为带动汽车市场回暖的主力选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489.1万辆,同比增长16.5%,市场占有率达到47.2%,同比上升5.3%,与合资品牌平分天下指日可待。反观合资品牌,除美系和法系外,其他销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韩系品牌降幅最为明显。

自主品牌弯道超车,已经不再是口号或者一项摸不着的长期规划。是什么原因让曾经只能拼性价比的“小弟”,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在曾经的合资品牌“大哥”面前?

 

自主超车,新能源给的勇气

 

动力系统的优势是合资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独领风骚20余年的主要因素之一,自主品牌之所以能够实现对合资的赶超,动力形式的颠覆必然是重要原因。从三电系统到混合动力,自主品牌展现出锐不可当的实力。

率先宣布停止燃油车生产的比亚迪,是自主品牌弯道超车当之无愧的样本。今年上半年,比亚迪销量迎来暴涨。全国乘用车联席会数据显示,比亚迪1-6月销量638454辆,同比增长168%,占市场份额6.9%。今年3-5月,比亚迪曾连续三个月取得单月车企销量排行榜冠军,已经拥有了与合资品牌头部车企PK的能力。

 

图片

得益于自建的、相对完善的垂直供应链,比亚迪在疫情期间受到的断供影响较少,这让其混动车与纯电车销量拥有了齐发力的基础。今年上半年,比亚迪DM系列乘用车销量为64218辆,EV系列纯电乘用车售出69544辆,混动与纯电系列发展态势均衡,双轮驱动让比亚迪上半年销量一举击败特斯拉。

此外,面向电动化转型,自主品牌纷纷推出多品牌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自主品牌提供了新的增量。

以广汽埃安为例,今年上半年广汽埃安的销量达100251辆,同比增长134%。埃安之所以能在上半年取得如此好的市场表现,借的正是新能源的力。广汽埃安从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乘用车”)脱胎后完成品牌独立,将智能化与电动化作为发展方向,推出多种原创电池技术和系列自动驾驶技术,在打破行业对其传统车企的固化印象的同时,以新能源汽车产品带动了整个品牌销量的提升。

在15万~25万元价格区间这个最核心、最主流的高价值消费市场,埃安已经拥有中国品牌纯电销冠AION Y、15万级轿跑之王AION S Plus、大空间科技SUV销冠AION V Plus和科技新贵AION LX Plus等热销车型,其中,前三者的销量均已实现了在各自细分市场的领跑,AION Y今年6月更是以交付1.3万辆登顶中国智能品牌纯电冠军宝座。

 

合资转型,还得加把劲

 

与自主品牌的步步紧逼相对应的,是合资品牌的步步后退。国内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累计零售926.1万辆,同比下降7.2%;累计销量前15名中跑赢市场大盘的合资企业只有2家,大部分的合资车企跌幅都超过两位数。

以时下最热的SUV细分市场为例,自主品牌、尤其是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远超合资及外资品牌。

 

 

在上半年SUV销量排行榜前5名中,比亚迪宋位居榜首,销量达到可观的162573辆,领先排名第二位的特斯拉Model Y近30000辆,哈弗H6、本田CR-V、长安CS75依次位列其后,自主品牌车型占比达到60%;在排行前15名的车企中,销量取得正增长的车型分别为比亚迪宋、特斯拉Model Y、长安CS55、丰田威兰达,其余车型销量全部保持着同比下滑的趋势,增速最快的同样是比亚迪宋。

 

 

这样的情况同样出现在更加细分的新能源SUV市场,2022年6月新能源SUV销量排行前5榜单中,自主品牌车型占据4席;前15榜单中,自主品牌车型占据12席,同比增幅超过100%的车型共有8款,自主品牌车型共有5款。

合资品牌市场份额被蚕食的现象已经不能再明显,究其原因,还是电动车转型的进程中,合资公司没跟上节奏。在国内市场,那些在全球范围内予取予求的国际传统汽车品牌,都面临着转型新能源汽车困难的境遇,比如大众、丰田、通用、奥迪、沃尔沃、捷豹路虎等。

以日系车为例,自去年年末起,曾经电动化战略保守的丰田、本田都开始大张旗鼓地面向电动化转型。值得注意的是,“两田”的电动化战略都将2030年作为重要时间节点,届时二者都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出30款电动汽车。但相比于自主品牌,日系车电动化转型起步就比新势力慢了半拍,后续如不加快脚步追赶,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除了转型速度慢半拍外,合资品牌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智能化能力不足,也成为其销量增长的一大阻力。智能化是未来新能源车产品力提升的一个重大方向,在中国汽车市场,电动车智能化水平更加重要。

J.D. Power(君迪)发布的2021中国汽车智能化体验研究SM(TXI)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于智能化配置的需求高涨。在影响购车决策的七要素中,汽车智能化体验占据了14%的权重,且有24%的意向购车者认为汽车的智能化体验是其最重要的购车考虑因素。同时,研究也发现,缺乏新技术或科技感已成为潜客人群第三大购车顾虑。

但在智能化布局上,跨国巨头们普遍不如自主品牌更懂中国消费者。以大众汽车为例,虽然一汽-大众上半年以86.31万的成绩取得了销量冠军,但大众引以为傲的全新纯电车型系列ID.系列的实际销量与自主品牌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在6月新能源SUV销量排行榜中,核心产品ID.4销量为6243辆,排名第9位。在其之前,除了Model Y,都是自主品牌车型。智能化水平不能打,是其不被消费者买账的公认原因。

综上所述,借由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的助力,自主品牌已经逐步拥有了赶超合资品牌的实力。当前来看,品牌力是合资品牌超越自主品牌的唯一指标,但伴随着自主品牌产品力的提升,品牌力增强也将水到渠成。2022年自主品牌全年销量是否最终能够一举超越合资品牌?值得期待。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