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电话:1305119996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清林路1号世茂奥临花园

版权所有 © 1999-2018 北京云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803384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北京

起诉蔚来,奥迪们的焦虑要藏不住了

作者:
文 AO记者 郑劼
2022/06/23
浏览量

前不久刚在“小满”事件中掉了链子的奥迪,转眼又卷入了另一场纷争中。不同的是,这次的闹剧发生在德国慕尼黑,而且是由奥迪主动掀起的风浪。

德国《商报》消息称,奥迪已经在德国慕尼黑正式起诉蔚来,指控蔚来旗下两款SUV车型ES6和ES8的命名侵犯了奥迪旗下两款性能车S6和S8的商标权。作为当事人,奥迪的发言人证实了这一诉讼,蔚来的发言人则表示不予置评。

作为旁观者,小鹏汽车副总裁、品牌公关总经理李鹏程倒是替蔚来说了话:“NIO这几款车叫这个名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Audi和NIO虽然竞争但也表面和谐,各有各的路。这个时候,Audi突然在家门口起诉NIO,多少有点打不过下绊的感觉,多少有些师出无名。”

李鹏程的话点出了很多人心中的疑惑:奥迪与蔚来看似不形成竞争关系,为何突然要对簿公堂?

 

 

欧洲商标注册官网显示,蔚来于2017年5月24日和8月3日分别在德国完成了NIO ES6和NIO ES8、ES6和ES8的注册,有效期至2026年;奥迪则在1995 年完成了对S6、S8的商标注册。从时间线来看,奥迪的确是注册在先,但是从产品定位来看,两者有着非常明显的区隔。

涉及本次诉讼的ES6、ES8是蔚来旗下2款主力SUV车型。其中ES8是蔚来首款车型,于2017年12月上市,于2018年6月起开始交付;ES6是蔚来第2款量产车,于2018年12月发布。与ES6、ES8相对应的是两款奥迪轿车S6和S8,分别是A6和A8的性能版。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也并不是唯一与奥迪在车型命名上有“相似性”的中国汽车品牌。曾几何时,比亚迪也推出过命名为S6、S7的SUV车型以及敞篷跑车S8,奇瑞A3和A5也曾在国内汽车市场畅销,沃尔沃S60、迈巴赫S680、奔驰S600更是与S6、S8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奥迪为什么没有选择起诉比亚迪、奇瑞、沃尔沃、奔驰、迈巴赫,而偏偏选择起诉蔚来?或许从奥迪与蔚来近期的表现可以窥见一二。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底,蔚来的平均成交价已经达到40万元,这一数据已超过宝马与奥迪,仅次于奔驰。2021年,蔚来在中国30万元以上高端电动车市场的占有率为40.8%,位列第一。

而就在前两天举办的蔚来新品发布会上,蔚来全新车型ES7正式亮相,超远距高清激光雷达、最新的自动驾驶技术NAD、得益于第二代高效电驱平台的3.9s百公里加速时间……这样的产品实力与宝马X5等传统中大型豪华SUV对比也难有落败的可能,被李斌称之为是“50万级SUV天花板”。

上个月初,蔚来创始人李斌宣布正式启动出口挪威战略,蔚来将于今年9月在挪威开启全新ES8的交付,ET7也将在明年正式进入挪威市场。如果说挪威是蔚来出口欧洲的第一步,那么德国就是其出口扩大化的下一步。根据计划,蔚来将继续将其产品与全体系服务拓展至德国、荷兰、瑞典、丹麦等4个国家,德国首当其冲,2022年第四季度就将率先实现ET7的投放。这意味着,蔚来即将攻入德系车腹地,与奥迪形成直接竞争。

反观奥迪,近期表现却不尽如人意。2021年,宝马以252.2万辆的成绩成为全球豪华车年度销量冠军,奔驰位列第二名、卖出了209.3万辆,奥迪卖出了168万辆,成为“垫底选手”,且与奔驰、宝马存在明显差距。

在奥迪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一汽-大众公开的销售数据显示,2021年奥迪在华交付量为70万辆,远低于宝马的84.6万辆和奔驰的75.9万辆。来自保监会的豪车上险数据显示,5月份奥迪国内上险辆为4.3万辆,同比下滑35%。

在跨国车企热衷的电动化转型上,奥迪的表现也仿佛还“差点意思”。目前奥迪在国内销售的纯电车型包括Q4 e-tron、Q2L e-tron、Q5 e-tron等多款产品,售价覆盖了20万到50万元左右的价格区间。与丰富的产品阵容形成对比的是,2022年前5个月,奥迪电动车的在华总销量为1316辆。相比之下,蔚来的同期销量超过3.78万辆,这一数字几乎是奥迪的29倍。

如果前5月数据还不能说明什么,我们再看看去年全年的数据。奥迪发布的2021年全球成绩单显示,2021年奥迪纯电车型全球销量累计8.1万辆。同一年度,特斯拉全球销量已经达到93.6万辆,蔚来达到9.14万辆。卖不过电动车鼻祖特斯拉还属情有可原,但卖不过蔚来,实在是令奥迪脸上无光。

 

 

一边是蔚来依靠“866”产品序列稳定月销上万、通过ES7等疯狂试探豪华车市场的价格区间、并将成功经验大肆复制到全球市场,另一边是奥迪市场表现式微、电动化转型乏力……再面对蔚来一整个杀入大本营的“大动作”,奥迪难免感到“压力山大”。

由此可见,奥迪选择在此时起诉蔚来,不仅有着阻碍蔚来扩展德国市场的强烈意味,同时也透露出奥迪对于自身实力的不自信,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对于与蔚来同台竞争的担忧心理。不过,对于蔚来而言,被奥迪起诉或许并非坏事,甚至还能趁此机会打响在欧洲市场的知名度。

不过,在《汽车观察》看来,无论事件走向何方,奥迪起诉蔚来都只是汽车产业变革大潮中的一方投影。

从产业格局变化的维度来看,面对以蔚来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或者说是新豪华品牌的扩张,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已经开始把中国造车新势力当成了需要警惕的竞争对手。

从技术变革的维度来看,跨国巨头“船大不好掉头”,在电动车市场的动作要比“身轻如燕”的新兴品牌慢半拍。以车型名称为由起诉中国造车新势力,也可以理解为是为了拖慢对手的节奏,给自身未来的电动化转型预留市场空间。

再联想到很早以前的本田起诉双环,外资品牌起诉中国品牌的由头正从车型抄袭转向商标侵权,这一本质区别也体现出了中国汽车品牌在核心技术等硬实力上的今非昔比,以及在知识产权等软实力上的短板。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