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电话:1305119996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清林路1号世茂奥临花园

版权所有 © 1999-2018 北京云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803384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北京

两会时间│芯片国产化、汽车数据安全保障,陈虹提案干货满满

作者:
文 AO记者 李琳
2021/03/05
浏览量
 
2021年两会已经拉开帷幕,作为A股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掌舵者,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针对汽车行业前沿趋势提出来了多项建议,干货满满。
 
根据上汽官网透露的消息显示,陈虹提出的“两会”建议主要聚焦四个方面:车规级芯片国产、汽车数据安全、氢燃料电池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车电分离”。
 
提高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
 
在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代表的“新四化”趋势下,芯片对于汽车产业的重要性也随之提升。今年年初,IHS曾发布一份有关汽车芯片短缺的报告,报告认为,芯片短缺会导致2021年Q1全球汽车减产67.2万辆汽车,并且短缺现象会持续到Q3。不过,目前IHS将减产数量的预估上调到了100万辆。
 
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对于芯片进口严重依赖。在全球“缺芯”危机的蔓延下,中国汽车产业深受影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月中国汽车销量较2020年12月下降15.9%,其中乘用车产量降幅高达18.1%。1月汽车产量环比降幅较快,已经反映出汽车芯片供应不足影响到企业生产节奏。
 
 
进入2月份,随着工信部和国内电子企业全面推动芯片问题的缓解对策,汽车芯片正在产能在逐渐释放,但自主研发芯片,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陈虹认为:“目前国产车规级芯片仍然存在整车应用规模小、车规认证周期长、技术附加价值低、上游产业依赖度高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陈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消费级芯片企业的扶持政策基础上,加大对车规级芯片行业的扶持力度,使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愿意用、敢于用、主动用”。出台聚焦车规级芯片的扶持政策,包括各级研发和产线投资补贴、首台套应用补贴等,降低企业投入和产品价格;并拉动保险企业设计产品责任险,对国产芯片在整车上的应用进行保障,降低整车、系统和芯片企业的应用风险。
 
二、建议制定车规级芯片“两步走”的顶层设计路线,实现车规级芯片企业从外部到内部的动力转换。第一步由主机厂和系统供应商共同推动,扶持重点芯片企业,帮助芯片企业首先解决技术门槛较低的车规级芯片国产化问题,提升其车规级国产化体系能力;第二步主要由芯片供应商推动,形成芯片供应商内生动力机制,解决技术门槛高的车规级芯片国产化问题。
 
三、建议针对具体高技术门槛芯片,推动设立整车、系统、芯片的重大联合攻关专项项目,由政府、企业分摊研发资金,共享专利,占领未来行业制高点。成立重大联合攻关专项项目,集中力量支持技术路线明确但技术储备薄弱、应用前景广泛但前期投入巨大的项目,由政府或头部企业牵头需求端和供给端,分摊研发资金、共享专利,构建需求驱动的协同创新链。
 
全球“缺芯”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全球芯片产能遇冷的背景下,中国芯片产业迎来新一轮增长。以工商登记为准,2020年我国新增超5000家汽车芯片相关企业,比2019年上涨187.4%。在芯片产业发展初期,对于芯片企业的资金、技术与政策扶持,可以较大程度刺激芯片产业规模的扩大,对于高技术门槛芯片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汽车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影响下,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都在加速智能汽车的研发与投放进程。据国际数据(亚洲)集团发布的《2020智能汽车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0年到2025年,智能汽车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6%。
 
车联网作为单车智能化的重要补充,应用场景极其丰富,但数据和隐私安全的问题也随之受到关注。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载系统和用户隐私息息相关,内部可能存储了车主的个人信息、家人信息、住址、通讯录、支付密码、导航路线等,这些信息泄露将会对用户造成严重损失。
 
 
UpstreamSecurity发布的2020年《汽车网络安全报告》显示,自2016年至2020年1月,汽车网络安全事件的数量增长了605%,仅2019一年就增长了一倍以上。此外,过去十年中,三分之一的网络安全事件导致了汽车盗窃和入侵。
 
关于车机隐私安全问题亟待得到重视,但我国目前关于汽车信息安全还缺少标准法规支撑以及统一的技术解决方案。在这样的背景下,陈虹针对汽车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提出建议:
 
 一、建议建立准入制度,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包括高精地图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商业用途需经国家相关部门备案管理。只有满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要求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才能进入汽车公告目录。
 
 二、建议加强数据隐私保护,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对于可能存在的隐私风险具有告知义务,并且在收集、使用、转移、删除数据时给予用户自由选择权。同时,企业也需要提升软件的安全性,在分析处理数据时要进行数据和个人身份的分离,并将数据匿名化,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对于个人数据能否被使用以及具体使用目的,用户应拥有选择权和知情权。
 
三、 建议制定过程审查制度,应当要求智能网联汽车的制造和销售企业建立完备的数据安全管理和软件升级流程。同时借鉴互联网信息管理制度,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的数字服务内容也需要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管和审查,并对所涉及的敏感数据及个人隐私数据出境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
 
 四、建议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对于危害或滥用涉及国家安全以及用户隐私数据的行为,应制定惩罚性措施和群体赔偿机制。
 
2020年两会期间,陈虹就曾针对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出过建议。不过,去年两会,陈虹对于汽车智能网联化的关注点还主要侧重于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标准、推动智能汽车产业新基建方面,伴随着产业不断发展,陈虹对于车联网领域的关注也在不断深入。数据安全问题是车联网长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加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产业长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加快氢燃料汽车产业政策配套
 
伴随着中国能源转型的加速,氢能源在汽车产业的应用,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中金公司研究部研究报告指出,预计到2060年中国经济会达到人均GDP4.8万美元,带来能源需求67.3亿吨标煤,较现在提升38%。如果以目前的能源结构不变,将会产生每年160亿吨二氧化碳的碳排放。
 
零碳、高效、可持续,由于自身的显著优势,氢能源成为终极清洁能源。在汽车产业,氢燃料汽车在续航里程、使用模式上都优于纯电动车。中国是全球第一产氢大国,初步评估现有工业制氢产能为2500万吨/年,丰富的氢能源储备,加上部分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的掌握,让氢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曾预测,到2030年,中国氢能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虽然发展前景广阔,但氢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面临着重重挑战。在技术领域,氢气的制备和储备难,氢燃料电池寿命低、成本高;从配套设施看,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这些问题的解决,继需要企业提升自身的研发实力,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
 
针对氢能产业的发展面临当前法规政策的“铁壁合围”,陈虹提出建议:
 
一、建议在氢能管理政策法规层面有所突破。如对氢能的上中下全产业链,单独形成专项的法规政策,在审批、监管流程上与燃料汽柴油尽量趋同。
 
二、建议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管理的减排项目范围和碳交易的试点范围,将工业副产氢提纯、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加氢站项目纳入减排项目范围,以进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高绿色制氢项目受益范围,引导社会对于绿色制氢项目的投资积极性。
 
三、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对使用绿氢(可再生能源产生的氢能)进行一定时期的专项补贴。
 
建议完善新能源汽车“车电分离”商业模式
 
2021年,伴随着一批地方换电模式补贴政策的发布,“车电分离”模式再度成为关注热点。与传统模式相比,换电模式耗时短、安全度高,在实现车电分离,在电池升级、降低购车门槛、延长电池寿命等方面非常有利。
 
 
伴随着技术的迭代,换电站占地面积大、建站成本高的问题也在逐步解决。据奥动新能源表示,目前换电站占地面积已经由从前的150平米降到了70平米;换电时间由3分钟降到20秒。
 
在换电技术不断突破的同时,陈虹建议,国家同时鼓励非快换式和快换式“车电分离”模式的推广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协同研究,针对“车电分离”模式全面梳理和出台完善的管理政策。
关键词:

特别策划